• 1
  • 2
律师简介 成功案例 刑辨指南 联系律师
刑辨指南
 
 

犯罪主观方面应存在例外情形

    主观心态是定罪、量刑的重要判断依据。关于主观心态的判断是法律解释的过程,正如有学者所说,解释者的目光应不断往返于大小前提之间,使法律规范与生活事实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刑法的正义性、安定性与合目的性。一般而言,对于主观心态的判断,应当兼顾规范和事实两个方面,坚持规范事实的双重判断标准。刑法第14条、第15条对于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规定,意味着主观心态以危害结果为重要的判断依据。
  但是,对于诸如污染环境罪等主观心态没有明确规定的罪名,对主观心态进行区分时,依据规范事实的双重判断标准,在法律规范层面既无法归纳总结,在现实情况中也难以区分。因此,这类罪名的主观心态出现了例外情况。
  1.刑法中某些罪名表明区分主观心态故意与过失在弱化。污染环境罪等主观心态没有明确规定的罪名在刑法中多有体现,如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和第九章渎职罪中均有。而刑法第398条和第432条则直接规定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和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即一个条款中规定了主观心态不同的两个罪名。比如,刑法第398条第1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条明确规定了故意或者过失适用同样的犯罪行为方式、侵害对象、危害后果及量刑,由此可见,该罪名注重惩罚的是泄露国家秘密的结果,而不问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因为泄露国家秘密的危害性难以预料,且无法挽回,不论行为人的过错形式如何,只要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就要受到刑法同样的评价。
  2.法律规范应与生活事实相契合,适应现实的发展。从1979年刑法到1997年刑法可以看出,诸如污染环境罪主观心态不明的罪名,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是立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对现实生活的反馈。法律规范及基本原则应适当根据生活事实予以调整。以污染环境罪为例,不区分故意与过失,更有利于惩治污染环境的行为,这类刑法规定注重惩罚的是客观危害结果,而非主观心态,且司法实践中,此类犯罪的故意与过失的区分也难以把握。
  严格区分故意与过失的犯罪理论已经不能充分解释刑法分则中主观心态不明的规定。随着刑法分则中主观心态不明之罪逐渐增多,表明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的原则出现了例外情形。
 
【上一篇】对羁押必要性审查要完善制度规范路径
【下一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